刘彦随等: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
长期以来,中国坚持政府主导推动减贫事业,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扶贫开发的理论创新、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,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,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。然而,目前中国仍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,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。文章深入剖析了新时期中国农村贫困化基本特征,揭示了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规律,探明了农村贫困化的主导因素,提出了科学推进精准扶贫的战略与对策。研究结果表明:贫困人口规模大、分布广、贫困程度深、脱贫难度逐渐加大,是当前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基本特征,因病、因残、因学、因灾致贫或返贫现象突出;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向我国中西部深石山区、高寒区、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集聚,具有贫困户、贫困村、贫困县、贫困区(片)等多级并存的组织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;“胡焕庸线”西北部、东南部贫困人口的比重分别占16.4%、83.6%;自然环境恶劣、区位条件差、基础设施落后、区域发展不均衡及前期扶贫开发政策精准性不够等,是中国农村持续贫困的主要症结。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,亟需扶贫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,科学推进精准扶贫战略。
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社会问题和现实难题,消除贫困、缩小城乡差距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,也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人口大国,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薄弱的农村经济社会基础,造成了农村贫困人口多、分布广的基本格局。新中国成立后,中国坚持政府主导模式,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,在实践中推进扶贫开发的理论创新、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,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战略和政策体系,走出了一条世界瞩目的中国式扶贫开发之路,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制定的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目标的国家,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。联合国《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报告》显示,1990—2015年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减少10.64亿,中国的贡献率超过70%。按照此前每人每天1.25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标准测算,1978—2014年中国减贫人数累计超过7亿人。若按中国贫困线标准测算,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.5亿减少至2014年的7017万,贫困发生率相应地从30.7%减少至7.2%。
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农村体制改革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,以及开发式扶贫和区域发展系列战略的实施,中国对缓解农村贫困问题、促进农村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然而,应充分认识到,长期影响农村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约束因素依然普遍存在,农村贫困面大、贫困人口多、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观,制约城镇化和农村发展的体制矛盾与社会问题仍未根本解决,在经济发展中暴露出的区域差异、城乡差距、阶层差别等不平衡、不协调、不合理的现象日益突出,以农村空心化、主体老弱化、村庄空废化、环境污损化和连片贫困化为主要特征的“乡村病”问题日趋严峻。党的“十八大”以来,强调体制机制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,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,为研究解决发展中的现实难题和战略问题指明了方向。当前,中国经济发展正进入“三期叠加”的重大转型期,依靠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快速城镇化模式,来解决农村人口就业和增收的路径阻力明显加大,沿用传统的扶贫开发政策和措施,实现改善民生、消除贫困遇到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。2013年12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》(中办发[2013]25号),提出了深化改革、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的要求,指出精准扶贫是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。消除贫困,改善民生,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,最终实现共同富裕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,至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,贫困县全部摘帽,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;2015年12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审议通过的《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》指出,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。
减贫与发展是反映经济转型、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。如期实现中国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,亟需锁定目标、认定方向、坚实前行,倒逼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创新。本文着眼于实施精准扶贫重大政策的新形势、新要求,基于完成“实施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”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任务调查和研究,重点审视新时期农村贫困化的基本特征,揭示农村贫困化的地域分异特点,探讨研制精准扶贫的科学体系和减贫策略,为有序推进我国“十三五”期间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重大规划、战略决策、成效考核提供参考。
1新时期中国农村贫困化基本特征
(1)贫困人口规模大、分布广、贫困程度深、脱贫难度大
(2)区域性整体贫困尚未根本改变
(3)贫困地区内生动力严重不足
(4)持久性贫困和暂时性贫困并存
(5)农村贫困老龄化问题突出
2中国农村贫困化的地域分异特征
(1)农村贫困化地域类型。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呈现范围广且相对集中的空间分布规律,具有贫困户、贫困村、贫困县、贫困区(片)等多级并存的组织结构和空间集聚分布格局(图1)。统计分析表明,2014年中国东、中、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数分别为586万、2831万和3600万,且以“胡焕庸线”沿线的山地丘陵区集中分布为主。“胡焕庸线”的西北部、东南部贫困人口比重分别为16.4%、83.6%。
(2)农村贫困化区域制约因素。中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发展,均面临类型多样、程度不等的区域性制约因素。由于自然地理、生态环境、历史进程、民族文化、经济区位等原因,贫困地区与生态脆弱区、限制或禁止开发区、少数民族集聚区、边境地区和革命老区呈现空间上的高度叠合。贫困人口分布多在深石山区、高寒区、高原区和地方病高发区,人地矛盾突出,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,其中山区、丘陵地区、限制开发区多为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。
(3)农村贫困化“孤岛效应”。随着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持续推进,贫困人口逐渐远离城市、县域或道路沿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,呈向山地丘陵区、生态脆弱区、高寒区、革命老区、边境地区等区域集聚之势,进而形成农村贫困化的特有现象——孤岛效应。孤岛效应主要表现为某一区域较少或难以与外界进行物质、信息、人员交流,长期处于封闭、半封闭状态下形成的地域性贫困现象。在空间上孤立存在、形似岛状,如陕西秦岭山区、四川大凉山区、河北太行深山区等。由于这些区域的贫困县、贫困村、贫困户长期远离城市、产业和技术带动,造成与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弱化、发展差距持续拉大,贫困化程度不断加剧,成为新时期扶贫开发“攻坚拔寨”的主战场。
农村贫困化“孤岛效应”所揭示的区域封闭性、空间集聚性、贫困人群集中性、致贫成因多样性,为增强扶贫开发战略的精准性、实效性提出了更高、更严要求,这也正是强调实施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重大战略的真实需求和重大意义所在。如何创新精准扶贫科学理论、技术方法和配套政策体系,深化贫困状况精准识别、细化靶向治疗精准方案、强化因贫施策精准措施,有效防止“孤岛效应”问题的进一步激化,着力破解区域聚集性贫困化问题,成为新时期中国实施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战略的关键所在。
3推进创新精准扶贫战略的思考
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如期实现现有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目标,亟需针对当前农村贫困化面临的突出问题,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和创新精准扶贫机制,在贫困村、贫困县区域精准的基础上科学推进精准扶贫综合战略,助推扶贫开发规划决策更加科学合理。其核心在于,推进形成中国特色精准扶贫的科学认知,探究攻坚克难的科学途径,研制支撑全面脱贫的科学决策,在精准扶贫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科学的战略体系、政策体系、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。
(1)健全精准扶贫的分级管控体系。全国宏观层面,重在制定连片贫困区精准扶贫规划与配套政策,基础设施先行,率先解决交通、水利、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短缺问题;省域层面,重在分类指导、分区诊断,将扶贫开发与区域规划、城乡发展相结合,促进贫困地区产业互动、区域联动;贫困县层面,则应立足发展阶段性、差异性,精准识别贫困村、贫困户,将扶贫开发与发展县域经济、新型城镇化进程相融合,实行整村推进、靶向治疗;贫困村镇层面,着力围绕“五个一批”和“六个精准”对贫困对象进行分组归类,摸清扶贫对象、致贫原因、脱贫路径,因人因地施策,因贫困原因、贫困类型、贫困程度施策,真正做到精准发力,实施精准帮扶,实现精准脱贫。
(2)建立贫困状况动态监测与识别机制。推进贫困地区建档立卡信息与不动产登记、低保、公安系统等信息的衔接,完善贫困户基本要素信息;健全多维贫困测算与动态管理方法,建立贫困人口退出和再入动态机制。加大对脱贫户的后续跟踪与动态监测,准确掌握其脱贫后在生产、生活中遇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,并给予适时指导、适宜引导,避免一些贫困地区的脱贫户因主客观因素重新返贫。当前建立农村贫困化动态评估及公示制度,是强化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有效性与可持续性的基本前提,是切实解决漏贫、返贫、被脱贫“三贫”难题的重要保障。只有扶贫开发对象精准,才能做到真扶贫、扶真贫。
(3)推进形成贫困乡村发展战略格局。坚持开发式扶贫战略,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,既扶贫又扶志,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,提高其发展能力,发挥其主体作用。针对经济新常态下城乡转型与乡村发展新态势、新格局,面向“十三五”实现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,亟需加快贫困地区分层级行政体系、战略体系、制度体制与政策创新,加大实施精准扶贫与脱贫的投入力度和建设强度,引导具有一定基础和能力的贫困人口城镇化、就业非农化,主动参与大众创新、万众创业,整体营造促进贫困地区人地关系转变、生产方式转型的新环境、新机制。在实践中,亟需基于贫困地区微观解剖、个体分析、问题诊断,拔除“穷根”、“病根”,为全面谋划精准扶贫宏观战略和减贫路径提供坚实基础。
(4)加快贫困地区发展观的全面革新。贫困地区是经济增长的短腿、民生保障的短板,因而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认知层面的“问题区”。贫困地区地域空间广阔、生态环境优美、水源涵养与文化底蕴深厚,但因缺乏资本、技术、人才而呈现封闭、低层次发展,表现出典型的“孤岛效应”。因此,亟需全面变革贫困县发展观,借智借力、依山就势、因势利导、显现特色,通过内涵拓展和外力撬动,坚持走错位发展、差异化发展之路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、比较优势,做强后发优势的转化和内生发展动力的培育。同时,贫困地区应坚持产城融合发展途径,推动人口、产业、资源的合理分布和适度集聚,形成以产兴城、以城聚产、产城联动、融合发展的新理念;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集镇、美丽新村,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、资源要素向农村辐射、城镇资本向农村转移,形成以城带乡、以乡促城、城乡互动发展新范式,构筑以山水林田湖“有机生命体”为特色的贫困山区功能再塑造、活力再提升的新局面。
(5)构筑贫困地区乡村重构的新平台。贯通贫困地区与其周边地区之间区域协调、城乡一体、工农互动的发展路径,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、新型城镇化、美丽乡村建设,结合扶贫开发生态移民、产业发展、社区管理机制创新,优化贫困地区农村政策普惠和扶贫政策特惠的县域发展格局、城镇体系布局,加快构建贫困地区村镇建设新平台、新政策。遵照自然规律、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,按照“大分散、小集聚”的空间组织与结构形态,规划好、组织好、落实好贫困地区重点城镇、中心村镇、新型社区的联动建设,协同推进贫困地区人口居住社区化、就业基地化、服务社会化。重视乡村地区扶贫开发与乡村价值挖掘、结构优化、功能提升战略相结合,在宏观谋划上,与新型城镇化、空心村整治、中心村建设战略相融合。
(6)打造贫困地区乡村转型的新主体。深度解析不难发现,智力性、素质性贫困是制约贫困地区转型发展的主要内在阻力。因此,如何既精准扶贫,又精心育人,培育贫困地区适应精准扶贫、转型发展的新主体、新风尚至关重要。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精准扶贫与扶智、扶志的有机结合,通过加大基础教育、职业教育、技能培训的力度,完善干部驻村、对口帮扶、科技扶贫制度,创新土地流转经营、股份合作社、专业合作社新模式。既进行贫困地区知识性、智力性输血,提高教育和医疗救助水平,着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,又进行贫困地区生产性、技术性改造,推进形成贫困地区乡村建设的新型主体形态、孕育新型智力业态;针对贫困户、贫困人口精准施策,要与全面根治乡村病、发展地方经济、增加就业机会有机结合,实现乡村转型带动乡村产业培育和人口的“素质性”脱贫,促进强内功、健体力、自发展。
(7)建立贫困地区联动协调的发展机制。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、生态优势通常跨地区、集中成片存在。亟需改变过去地区封闭切割、保护主义盛行、恶性竞争的发展方式,通过创建贫困片区经济联动、县域联合协调机制,切实做到区内联手、区外合作、互信共赢的开发新模式。坚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、产业发展互惠合作、环境保护联防联治、社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,加快构建贫困地区新的区域增长点、增长极、增长带。特别要发挥好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、地域空间、土地资源的后发优势,强化贫困地区乡村治理和转型能力建设,创建科技扶贫、产业扶贫、教育扶贫、制度扶贫新机制,引导贫困人口主动参与发展经济、自食其力、建设家园。同时,破解“上面千条线、基层一根针”的现实难题,要注重创新精准扶贫与县域转型发展、城镇化融合新机制,以及“多位一体”政策。强化以人为本,不求高大上,只讲有实效,营造贫困地区一切有利于农户生计、增进就业、增收富民的贫困地区“特区”内生机制和发展环境,有效实现在区域联动、城乡互动发展中带动贫困地区、惠及贫困群众。
4结论与讨论
消除贫困、改善民生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,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。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转型、增长方式转变和城乡一体化发展,实施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重大政策,既是新时期中国扶贫开发的重大理论创新,也是全面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,更是推进落实“十三五”规划和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时代使命。应当看到,随着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推进,农村贫困问题的复杂性、艰巨性不断显现,推进精准扶贫战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。因此,当前加强中国目标指引、问题导向的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战略系统研究、顶层设计和深入实践,势在必行。当前,亟需进一步加强5个方面的重点工作。
(1)深化精准扶贫领域前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究。围绕农村贫困化基本特征、区域态势、发展形势,创新立足微观实证研究、服务宏观决策的精准扶贫科学认知与决策方法体系。加强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发展和扶贫开发面临新难题、新问题的动态监评与研判,推进创建中国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的理论体系、战略体系。
(2)强化精准扶贫制度创立、管理创新和平台创建。按照尊重事实、讲求实效、扎实推进、实现目标的逻辑路径,全方位推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素质性扶贫、发展中减贫、内生性脱贫的参与式、多途径、差异化管理模式。依靠精准扶贫制度、管理与政策的系统化、精准化、法制化,规避漏贫、返贫、被脱贫等突出问题。
(3)重视不同类型区扶贫开发中涌现的新模式总结。充分发挥专家学者、专业企业、社会团体的智力优势,系统开展典型贫困区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协同耦合研究和示范,深入研究土地、水资源、能源、矿产生态保护等相关产权、政策创新及其减贫作用。探究具有中国特色、时代特点的精准扶贫区域政策和保障体系。建立健全农村精准脱贫成功模式、组织方式、科技范式的交流观摩机制、总结推广机制、成效奖励机制。
(4)创建精准扶贫考核多目标体系和动态评估机制。扶贫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。旨在激发不同行为主体能动性与创造性,亟需加快研制精准扶贫多层级考核评估体系,推进实施省市县精准扶贫成效考核办法。将实施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系统化、常态化、制度化,并贯穿于扶贫开发前期规划评审、中间过程评价、后期绩效评估的全过程,强化实施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的多主体、多层次与多目标性,创新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理论与方法体系。基于农村贫困化时空演进的自然、经济与社会规律性,重点推进贫困人口识别精确度、贫困人口退出认同度、精准帮扶群众满意度、扶贫政策落实精准度、贫困农户综合参与度、精准脱贫措施有效度的“六度”评估,引导营造实施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的良性协同机制和良好社会环境。
(5)统筹规划、长远谋划农村脱贫与可持续发展战略。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,即要立足当前脱贫任务,锁定目标、认定方向,全面打赢扶贫攻坚战,又要着眼长期发展、系统规划,探索创新农村精准扶贫、发展转型与现代治理相融合战略。主动对接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,统筹谋划2020年全部脱贫后乡村转型发展的长远战略,以及中国减贫与可持续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。
参考文献:略
原文载于:《中国科学院院刊》2016年3期
编辑:曹智